教育是民生之基,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双减”的实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人民福祉、回应百姓教育关切的具体体现。“双减”传递了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坚强决心,是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角度作出的重大安排。
我校结合上海经验和本地实际,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建设高质量教育平台,打造“四大”育人时刻,通过提质来减负,通过减负将学生从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将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自由探索、自然生长,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幸福,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精心打造“学习时刻”
我校研究制定“作业管理制度”,对延时服务下的作业布置进行顶层设计:
一是加强作业有效性研究,精准设计作业、精选作业内容、严格控制和统筹作业总量。强化基础性,积极探索个性化、综合性、主题式作业设计,以及科学探究体育锻炼、艺术欣赏、社会与劳动实践等非书面作业设计。同时,建立每周五以年级为单位的作业总量审核和质量定期评价机制,建立每日16:30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作业协调制度,所有作业由班主任汇总统一布置,控制每一天的作业总量。
二是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分层弹性设置作业内容。一二年级没有书面作业,让学生回家读读、画画、说说,通过这种形式促进亲子交融,三四年级以完成当天书面作业为主,初中部学生分层布置作业,确保在校完成60%以上,在家作业时间不超过90分钟。同时,每月分学段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设计交流与研讨活动,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
三是作业辅导批改统一要求。全批全改,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作业批改要统一标准、客观公正、宽严适度,使学生能及时获得作业的反馈信息。批改方式多样,采用全面审阅重点批改、当面批改、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相互批改等,形式不拘,重在实效。激励评价,充分使用激励性的符号、人性化的语言,体现平等、尊重、鼓励,让每一位学生,尤其是让待提高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心。
创新打造“运动时刻”
利用延时服务契机,增强阳光体育运动的系统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掀起体育锻炼热潮。
我校创新打造“'两操'+运动兴趣社团+比赛训练队+快乐体育活动”四位一体的运动模式。
“两操”指早上全体课间操和中学部下午统一组织的跑操。运动兴趣社团由本校专业教师及外聘教师组成,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报名参加,目前共开设有航模、羽毛球、篮球、足球、拉丁舞、国际象棋等共计17个社团,参与学生共计500人左右;比赛训练队由本校专业体育教师任教,学生经过选拔,以比赛为目的进行专业训练,目前有篮球、足球、舞龙、啦啦操等5个训练队,参与人数达150人左右;快乐体育活动,延时服务期间,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1+N活动,“1”为班级必修主题特色运动,以体质测试项目为主,“N"为学生自主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跳绳、跳皮筋、跑步、跳远等各种达标活动,邀请教师、家长自愿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1+N快乐体育活动”。四类运动,“两操”确保每天运动1小时,兴趣社团确保学生爱好得到发展,训练队确保学生特长得以展示,“1+N”快乐体育活动,教师、家长和学生一起参与,享受运动快乐时光,练就健康体魄。
潜心打造“书香时刻”
延时服务为开展生动活泼的阅读实践活动提供良好平台。我校潜心打造“书香时刻”,引导学生学会良好的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力,为学生终生学习奠基。打造学校图书室、年级共享书屋、班级图书角三级图书平台。
学校图书室,根据教师、学生、家长点单,购置图书20余万册,提供强大的阅读资源支撑;年级共享书屋,由学校提供必需书目,教师、家长自愿将书籍带到年级组,登记共享,同时,以年级为单位不定期组织图书分享会,介绍优质图书,展示阅读成果;班级图书角,以班级为单位,设置图书角,共享图书,定期开展阅读心得分享会,分享阅读心得,共享精神大餐。同时,学校还会定期开展读书月系列活动,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悉心打造“实践时刻”
为增强孩子们的自立自理能力,我校在延时服务活动中悉心打造以实践技能、自理活动、公共服务为核心的“实践时刻”。实践技能,以劳动与生活教材为依托,组织教师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如清洁类、整理类、制作类等;自理活动,以学生生活实际需要为指向,教会学生自己叠被子、整理书桌、整理书包等实用技巧,从小树立自理意识。公共服务,以打扫教室,整理图书角,打理学校花草等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参与简单的公共服务工作中,为团队营造良好环境,树立公共服务意识。“实践时刻”重在自主自立、实用性和实操性,以教会学生精致生活为目标。
“双减”的本质不是减,而是给孩子更大更自由更优质的发展空间。我校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构建多元课程样态,丰富学生延时服务内容,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