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了十几年班主任,且正在进行中。描述一下我的工作日常,给大家真切的感受。
6:00 起床,步行十分钟到校(家离学校500米),签到。然后查班,查看学生到齐了没有,穿校服了没有,作业完成得如何。或者上早自习,每周有3个早自习(语文两个,班主任一个。)
7:40 带学生排队去食堂吃早餐,必须跟学生坐一起,吃同样的早餐,名曰陪餐。
8:15 到班查看卫生、纪律、校园飞歌。有课上课,没课要备课、改作业,或者听课、研讨等等,常规工作不可懈怠。
9:50 大课间活动,周一升旗,其它日子跑操,班主任要跟班一起跑。夏天太阳毒辣的时候,年轻女教师有点吃不消。我还好。
11:45 领学生排队去食堂吃午餐,相关要求同早餐一样。
整个上午,学校和年级管理层会发布很多要求,有的是“大事”,如疫情防控填表、贫困生资助填表、青年大学习、各种信息收集、告家长书等等。
有的是“小事”,如某班清洁区不干净、纪律不好、学生下课时打闹等。还有各种具体事宜,不一而足。
期间还要喊班干部交代工作,找问题学生谈心,处理偶发事件,与家长沟通,帮家长捎口信。
13:00 午间查班后,趴在办公桌上小憩一会儿。一般睡不着,只要略微产生一点儿睡意,恍惚一下,就能恢复70%的精力。
下午的工作与上午大同小异,不赘述。
16:30 可以签退,但班主任要等到17:20查班后才能走,有晚托辅导任务的老师继续上课。
20:30 晚托结束,带领学生排队出校园,家长将学生全部接走后方可离校。
一般情况下,班主任每天上班12小时左右,有时候15小时,这是常态。
工作时间长仅是一个方面,其它方面的压力更大。1、学生安全。安全压倒一切,学生在校园内出事,班主任必被追责。在校园外出事,有可能被追责。
2、学校考核。文明班级评选、班级成绩排名,压力全在班主任身上。淡泊名利也没用,落后了,大会小会批评,领导找你谈心。
3、家校关系。现在的家校关系,前所未有的恶劣。家长拿着放大镜找老师的不是,抓到辫子便小题大做,防不胜防。有的家长把老师当服务员,吹毛求疵、颐指气使。班主任必须谨言慎行,小心周旋。
工作时间长、杂事多、压力大,这还不是没人愿意当班主任的主要原因。
俗话说,做了泥鳅,就不怕泥巴糊眼。这世上,比当班主任更累、更糟心、压力更大的工作多了去。建筑工人不累?医院护士不糟心?项目老总压力不大?
问题是,他们的付出一般都有等价的回报,而班主任基本没有。每月一两百元钱的班主任津贴,有些地方竟然只有50元钱,完全不能体现班主任的劳动价值。如果班主任津贴给到每月两千,恐怕大家会抢着干。
这无关境界,更无关师德。芸芸众生,我们都是出卖劳动力的人。已经被榨取一遍剩余价值了,难道仅有的一点也要被剥夺?
然而,抱怨归抱怨,工作还是半点不能懈怠。打个形象的比喻,班主任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每天都要竭尽全力将那块大石头推上山,中途不能松手,否则就会随着石头一起滚下来,摔得头破血流。
这是命中注定要受的苦难,除非你不干这份工作。所以也只能像西西弗斯一样自我安慰:把石头推上山顶是我的责任,至于石头会不会滚下来,跟我无关;只要明天还有石头可推,就不会失业,就还有希望。
班主任的工作确实需要减负。一是上级部门要为班主任减负。要减少各种与教学无关的事项。现在连家长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这样的事,都要求班主任来督促,实在是难以理解。
二是学校要为班主任减负。各处室、各条线的工作,尽量让专职干事去完成,不要什么事都往班主任身上招呼。比如,财务线的贫困生资助信息核对,就不应该让班主任负责。什么是“班主任”?就是对一个班级负主要责任,除此以外的其它工作,不应该让班主任承担。
三是班主任要为自己减负。首先要培养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班主任工作非常琐碎,如果事事亲力亲为,就会疲于奔命,难以应付。
其次要懂得抓大放小,将学生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其它如课堂纪律、卫生保洁、黑板报、广播稿等日常事务性的工作,要敢于放手。
不要过度介入学生的个人空间。班主任需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但是,学生家庭的伤疤,老师也无能为力,你若将其揭开,只会徒增烦恼。学生有早恋的迹象,也不要大惊小怪。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是彼此心生好感。这是人之常情,只要不越界,也没什么大不了。如果班主任今天找这个谈心明天找那个谈心,不但弄得人尽皆知,还有可能引起“罗密欧朱丽叶效应”。
结语:还是那句话,成年人的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班主任工作同样如此。如果没有能力放弃,就只能努力做好。
聊以自慰的是,这份工作很有社会意义,一个好班主任,对学生未来的人生能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价值之所在。
与诸位同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