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应强化学生健康素养的培育

时间:2022-02-03 作者:Gourmand

青少年健康是国民健康的基础,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基础在学校。《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明确将“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列入健康中国行动之一。健康是人首要和珍贵的财富,实现健康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健康素养。健康素养既是保障人全面发展的必备素养,又是体现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的重要素养。那么,思考如何在中小学校中强化学生的健康素养尤为必要。

中小学校应强化学生健康素养的培育

一是学校要加强学生对健康素养的认识,增进健康意识。学校教育是进行学生健康素养培养的基本方式之一。针对学生的健康意识、健康观念的培养,通过有计划、有方案、有步骤的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认识能力和认知水平,树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理念,让“健康”成为一种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是学校教育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导向,全面提升育人水平。在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从学生多样化健康需求出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导,建构“快乐高效”的医疗情境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卫生习惯和卫生行为,提高卫生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借助线上线下平台进行健康素养干预,促进学生健康素养技能和行为的全面发展。 

三是学校以构建健康教育联动合作机制,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健康素养培育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主体的不同特征灵活开展工作,努力构建起家长与教师、学校间的联动合作机制。完善健康教师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培训机制,关注教师专业队伍建设,为健康素养教育注入持续动力;完善社区及社会组织的实践育人机制。教师可以开展学生参与式教学,调动学生深入社区,体验社区健康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的协调性与自主性。完善体验式评价机制。结合学校健康教育具体目标和任务,引领学生以观摩学习或社会实践的形式,进行理论知识的分解和验证,拓展健康服务“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