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自主阅读的孩子还需要亲子阅读吗?

时间:2022-02-07 作者:Kris

最近我们几个二年级孩子的家长在一起讨论这事,孩子现在已经可以自主阅读了,是不是就不需要亲子阅读、阅读引导就可以停止了呢?

会自主阅读的孩子还需要亲子阅读吗?

关于自主阅读,早的孩子6岁左右,晚一点的到二三年级,大都可以通过看图、看字独立看完一本书并理解大意。

整理过一些这方面的案例,父母在阅读方面过早放手,孩子到高年级比较容易出现几个问题:

1. 阅读兴趣不高,找不到感兴趣的书。虽然现在到处都是推荐书单,但有经验的老师根据孩子喜好个性化推荐的书单仍然是十分稀缺且宝贵的,很多孩子在书的海洋里畅游,却捞不到自己喜欢的那条鱼。

2. 阅读内容比较浅,一直在漫画、汤小团之类的书中打转,容易停留在舒适区,阅读对学业、思想和成长的促进很弱。

3.一直消遣性阅读,思考不够,阅读效果雁过无痕。这类孩子可能读得多且快,但遗忘也非常快,没有经过大脑深加工。

4阅读技巧不够,一字一句读,甚至要默读,很慢,不会检视阅读、扫读。

5阅读类型单一。喜欢读科普、科幻的不爱读文学和历史,喜欢看小说的不看科普,这个现象还挺普遍的,一般到高年级了家长才会发现,孩子写作比较刻板生硬,跟孩子的文学感受力不够有关。

6阅读进阶缺乏指引。有的孩子喜爱读书,随着学习的深入仍然可以进阶到阅读、结构化阅读、学术研究式阅读。这些需要专业引导。

可以看出,不是孩子能自主阅读了,就叫“会阅读”了,阅读其实是一条进阶之路,需要引导和学习。

哪怕成年后,我也还看了很多阅读方法类的进阶书,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讲不同类型的书应该怎么读,《这样读书就够了》讲拆书的方法读致用类的书,《卡片笔记写作法》讲阅读与思考的关系,《写作是门手艺》讲学术研究式阅读等等。

同样都是读书,文本不同,目的不同,阅读方法也不同。

同样都是读一本书,人和人读的效果不一样,我们有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其实不会读书。

家长、老师固然要让孩子自由探索,在阅读实践中自我成长,也要同步保持关注,给予适当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