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父母的架子,和孩子平等相处
早上看到企业家李开复的一段采访视频,他说在家庭中有一个坚持:“我总是告诉自己要放下架子,像一个朋友一样,拿出时间跟孩子疯玩,让孩子有话都跟我说。”
正是这样,女儿在学校遇到外界的恶意攻击,会主动跟他说。
他也借机引导女儿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肯定自己。
不断鼓励,最终让女儿变得乐观、自信和优秀。
保持和孩子的同频,和他像朋友那样相处,才有可能让他愿意主动亲近。
孩子说话的时候,请耐着性子静静听
前几天看到这样一个视频,忍不住泪目。
深夜,初三女孩打电话给在外地工作的爸爸,接通后,爸爸第一句话是“怎么了”。
女孩一声不吭,一直在抽泣。
爸爸连忙安慰:“说慢点说慢点,跟爸爸说别急。”
有这样的安慰和耐心,女孩很快把积压在心里的委屈和压力全说了出来。
整个过程,爸爸都没有插任何话,只是默默听女儿哭诉的声音。
虽然父女相隔甚远,但此时此刻的爸爸,是女儿心中最大的依靠和力量。
相信有爸爸的陪伴,孩子一定能够顺利扛住生活的重压。
记得在有本书中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如果父母能花时间倾听和回应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孤立和拒绝他们的话,孩子们会更愿意和父母亲近。”
当孩子正在说,请把耳朵借给他,或许,这一个小小的聆听,真能给孩子巨大的安慰和勇气。
不管遇到什么事,先照顾好孩子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新闻,烟台一个男孩调皮离家出走,急坏了全家人。
当大家找到男孩时,发现他只穿着一件薄薄的T恤,冷得瑟瑟发抖。
爸爸二话不说,不指责不批评,直接将身上唯一一件棉袄脱下来给男孩穿上。
当时室外温度只有8度,爸爸赤着上身,可对孩子的爱却炽热得令人动容。
孩子的成长永远离不开犯错。
真正的爱,是孩子犯错时,依旧能够关注到孩子,照顾他的感受,给他所需要的东西。
只有孩子真真切切理解了父母的爱,才会愿意打开嘴,敞开心,迎接父母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