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儿子,这三种方式父母要尽量避免!孩子会越来越出色!

时间:2022-02-15 作者:Cold-blooded
读懂“育儿百科”,成为更好的父母。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最让家长们困扰的,大概就是所谓“孩子不听话”的问题了。

家有儿子,这三种方式父母要尽量避免!孩子会越来越出色!

读懂“育儿百科”,成为更好的父母。

这时候,有些父母会忍不住责骂或者体罚。但美国著名儿童专家金伯莉·布雷恩提醒这些父母,在孩子时,一定要避免使用消极的方法,尤其是以下三种典型的消极方法。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01带有惩罚性质的威胁

孩子们不听话通常都有原因,可能是过度兴奋,或者过度疲劳,或者想要寻求你的帮助……但在许多情况下,家长没有意识到在孩子不听话的表象之下隐藏的真实需求,就直接惩罚孩子。

家长的本意,是让孩子受到一些打击或者教训,好让他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惩罚孩子,比如让他坐在房间的角落里,并不会让他吸取教训,因为感情上的折磨不会带来任何积极的结果。

举个例子。一位妈妈和女儿在一家咖啡馆里吃晚饭,席间女儿不停地敲打桌子。妈妈严厉地说:“马上给我停下,吃饭的时候不能敲桌子!”女儿安静了几分钟后,又开始“砰、砰、砰”地敲,而且还用上了两只手。妈妈发火了:“你再敲一下试试看?再敲一下,你就到一边罚站去!”

这种惩罚性的威胁,可能会暂时阻止女儿敲桌子,但女儿从中学到的唯一道理是:你要是害怕妈妈发火,那就不得不顺从。——我们当然不希望孩子们产生这样的想法。

当我们看到孩子在敲打桌子,我们首先要找出他敲桌子的原因。也许是因为晚餐迟迟没上,他已经坐烦了;或者时间已经晚了,他觉得太累了。总之,要先找出根源,而不是急着惩罚。威胁不会让孩子领会我们想要教给他们的道理。

02对孩子进行体罚

如果我们用巴掌来惩治淘气的孩子,他迟早还是会重复犯错,因为你并没有告诉他怎么做才是对的。打屁股无法教会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只会导致他哇哇哭闹,并且从此相信谁的力气大谁就说了算。

就算这种方法暂时确实有效,但为此付出的代价也并不值得。因为你对孩子喊叫,动粗,他们也会对别人喊叫,动粗。小时候被打的孩子,在成人之后很可能会对他们的孩子沿用同样错误的手段。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最有影响力的老师。因此,我们要以身作则,学会尊重孩子的不同想法和感受,可以约束和管教,但不要使用暴力。

03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我们常常看到下面这种情景:父母带着两岁的孩子到饭店吃饭,孩子“不听话”,让他们不胜其烦。可是,这个年纪的孩子是肯定不会听话的,这个要求超越了小家伙的能力!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家长必须带上玩具并准备好游戏,让孩子能在餐桌上玩,并且时不时地带他去外面走走。

关键是,父母要包容年幼的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来顺从父母的心愿,因为处在这个发育阶段的孩子还不会顺从父母的心愿。

任何人都不应该指望两岁的孩子能在一个小时的晚餐中一直老实坐着,这个要求太高了。家长应当知道,他们每次最多只能有15分钟或者20分钟的安静时间,所以最好接受这个事实并感到知足。包容孩子实际上是种乐趣,因为你总是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如果你把自己的问题和期望强加给孩子,孩子就不再是一个有趣的过程了,你会让自己和孩子都变得焦虑。而当你能够正视现实的时候,会发现为人父母并不是那么困难,甚至是很享受的事情!

以上说的是父母在孩子的过程中,所要避免的三种消极方式:不要威胁,不要体罚,也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消极的方式也许会短时见效,但长期来讲,很可能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亲子关系,从而让问题变得更多,变得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