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过一个中层干部竞选的事情,谈到了教师的格局。有很多人觉得,教师的“格局”不大,尤其是中小学的教师,每天就是学校、家两点一线,每天面对的就是学生、家长、作业、考试,每天重复着昨日的故事,因此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格局”。对于格局这个词,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谈到教师的格局究竟是大是小,还真不好说。又听到一个说法:教师的格局大小,决定于其待遇的高低。对于这种说法,我觉得不敢苟同。
确实,在现今社会,很多人认为,一份职业的待遇高低,决定了这份职业是否会受到尊重。比如一些年轻人大学毕业出来找工作,一般都倾向于找大公司、大企业,不为别的,就是待遇高拿钱多。比如我家一个亲戚家孩子,是个女孩子,因为家里有教师,认为教师工作稳定,适合女孩子,就让她大学毕业以后去考教师编制。但是这个女孩子死活不肯,认为当老师没意思,拿钱也不多,整天就是跟小孩子打交道,没有什么大出息。她的目标是到大城市闯一闯。从年轻人择业的态度,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的待遇还不够好,还不足以吸引年轻人来。
因为教师的待遇还不够吸引人,那么能不能说明教师的格局就不大呢?有人说,教师之所以格局不大,是因为待遇不够高,教师每天还在为柴米油盐操心,还担心自己的房贷车贷育儿费用,因此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格局。有人说,只有张桂梅那样的老师,才有大格局。话说回来,又有多少个张桂梅呢?某天看到一则新闻,说是有某个地区某个小区有人跳楼了,身份是教师。这条新闻立马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和议论。有人猜测,肯定是因为教师待遇不够好,生活所迫才“出此下策”走上绝路的。
这个说法,可能不一定正确,但是有不少网友这么说,可见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就是“清贫”的代名词,这个观点目前还没有得到“纠正”,也说明了教师的待遇还没有真正提高。那么,教师的待遇提高了,真的会促使自己的格局“变大”吗?我的观点是:教师的格局大小,不完全取决于教师的待遇高低;但是提高教师待遇,肯定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格局。您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