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写观后感,都是对自我情感的一次探索与表达,大家在写观后感时,常常会思考影片对自己生活的启示和影响,大黑猫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观看教育片观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观看教育片观后感篇1
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孩子心理成长的重要支撑。好的家庭环境让我们的孩子更有安全感、更有信心,也更有力量去面对不可预期未来。
庞教授从心理健康特征和压力模型两方面分析了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成长重要性。提出家庭需要为似乎已经长大但心理还未成熟的孩子提供身体和心理保护;家庭要有强凝聚力,压力与保护同行和孩子一起面对,让孩子在最困难、绝望时,有值得向往、留恋的东西。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与孩子沟通时不可传导焦虑情绪、孩子情感支持给予满足、创造孩子需要安全环境。并提出了四种方法。
一、多陪伴,多理解;
二、多沟通,少说教;
三、制定规则,管理手机和读物;
四、一起面对压力。
综上所述孩子学业压力大,发展通道小,缺少陪伴、玩伴,心理脆弱缺挫折体验。他们更需要理解、陪伴、和谐家庭来面对将来不可预期。
观看教育片观后感篇2
今天有幸观看了王琨老师的家庭教育讲座,真是受益匪浅。讲座以“孩子从优秀到卓越的五大力量”为主题,向家长们分享了如何科学、正确地教育孩子。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家长来说,养和育同样重要。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科学、正确地教育孩子呢?下面我将观看讲座后的一些感受与大家进行分享。
首先,我从“唤醒的力量”和“发现的力量“中学习到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爱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孩子的心灯点亮。要唤醒孩子,就要培养孩子的“六观”:唤醒孩子的健康观,培养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唤醒孩子的人生观,让孩子有梦想有志向;唤醒孩子的财富观,不懂钱的孩子没有未来;唤醒孩子的价值观,让孩子懂得为人处世;唤醒孩子的爱情观,让孩子懂得底线、操守和原则;唤醒孩子的世界观,让孩子多经历、多体验世界。父母不要一味地去批评孩子,要发现孩子的天赋和优点,帮助孩子将天赋和优点发挥出来,陪伴孩子、懂得孩子。
其次,我从“榜样的力量”中认识到父母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家长要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创造积极交流的沟通氛围、要说话算话,守时守信。家长要教孩子懂得敬畏,教会孩子为人处世的规则、做人做事的规则、社会道德的规则,父母嚣张,孩子则张狂,父母谦和,孩子则谦卑,父母失德,孩子则失格。夫妻间要和谐恩爱、孝顺长辈。
然后,我从“爱的力量”中了解到孩子不听话发脾气,最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感受到爱。很多家长都会说自己很爱孩子,那么怎么爱才是正确地爱孩子呢?我们要全然地爱孩子,孩子在父母心中就应该全是优点,用包容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做一个内心充满爱的孩子,爱自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爱社会,孩子自然就会阳光开朗。
最后,我从“相信的力量”中学习到父母要相信孩子,父母输入什么,孩子就是什么,鼓励能让白痴变天才,批评能让天才变白痴。你骂孩子,孩子不会停止爱你,但会停止爱自己。永远不要去打击批评谩骂你的孩子,不管孩子有什么表现,有什么地方不如别人,他(她)也是你独一无二的孩子,所以一定要去相信孩子、鼓励孩子、支持孩子。
家长爱孩子就要履行一种教育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践行家庭教育,教会孩子懂得自尊、自爱、自强、自立。
观看教育片观后感篇3
在家庭中如何培养教育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人们常说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是父母,那么家庭教育的好坏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着同等的重要性,两者缺一不可。
作为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同时,自己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孩子从小到大,家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性格、品德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我们家长来说,要求孩子爱读书,自己在家也常读书;要求孩子懂礼貌,自己也能跟左邻右舍友好相处;要求孩子爱整洁,自己也能跟孩子一起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总之,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刻刻注重言传身教,才能更好地培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上学路上,我经常告诉她要讲文明、懂礼貌、不乱丢果皮、垃圾要放到垃圾箱里;在学校里要尊敬老师、上课要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遵守学校纪律。在家里,我尽量让她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扫地、洗手帕、洗杯子。现在她自己洗脸刷牙、穿衣穿鞋、整理书包文具都没有问题。
做饭时,我会让她帮忙,比如让她洗洗黄瓜,择择韭菜。洗黄瓜她洗得又快又好,可是择韭菜时,她刚择几棵就没有耐心了。我夸奖她择得特别认真,特别干净。听到我的鼓励,她又细心地继续择下去。孩子刚做这些事情时,难免会出错,这就要求我们家长要有耐心,因为你一但批评了她,她的积极性就可能会消失,应该先表扬她,再耐心地指出她不对的地方,接着帮助她去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调动她的积极性,让孩子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我每天都提醒她按时完成作业,养成预习和复习的好习惯,努力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放暑假,我鼓励孩子认真背古诗,并给她录音,提高她的兴趣。我还每天让孩子阅读半小时的课外书。首先选择有吸引力的故事让孩子阅读,渐渐地不用我说,她每天就会自觉主动进行阅读。
言传身教,坚持每天阅读,帮父母做家务,这些好的做法让我家的涵涵养成了好习惯,成为师生交口称赞的好学生。
观看教育片观后感篇4
说实话,当听到家庭教育被立法,家教不再是“家事”而发展到“国事”的时候,作为一名家长的内心是激荡的。激荡是因为它打破了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教育孩子不再是自家关起门来的事情,而升级成了国家和社会都要共同重视的事业,一项沉甸甸却伟大的事业。法律规定,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者,因而身为家长的我们有义务要扮演好这样一种时代交班人的角色。
是什么?家庭教育的基本前提是: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个体差异,以因材施教为准则。我个人特别认同节目中朱永新教授的话:“要成才先成人”,只有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找到幸福感和人生价值,他才可能成为对国家和对社会的有用之人。
怎么做?在学校,孩子以学知识为主;在家庭生活中,家长更多的`责任应该是尊重孩子,正向引导,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要充分意识到父母在家教中的角色是不可替代的,把高质量的陪伴纳入生活的日程表里,严慈相济,松驰有度。家长不应单纯地把分数作为衡量孩子成长的唯一标准,要看到孩子发展的全面性。在生活中与孩子一起进步,共同成长。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家长应努力做到家校合作促成1+1>2,才能真正的立德树人……
观看教育片观后感篇5
早晨八点半我打开电视,观看了法治频道播出的《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片中例举了一个个现实生活中有关灾难发生的事例,那一桩桩灾难,灾难中一幕幕惊险的片段,让我触目惊心、心惊胆战啊!同时,也让我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教育。
从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发生在中小学生身上的灾难,主要有地震、溺水、交通事故、火灾、一氧化碳中毒、房屋倒塌等灾难。避免被这些灾难伤害主要的方法,就是以预防为主,平时多学习灾难逃生知识,这样才能临危不乱,才会提高自身的生存指数。例如汶川地震时,一所小学的校长平时很注重安全教育,经常进行安全逃生演练,所以,在地震发生时,全校学生在老师的正确指挥下,无一伤亡,全部有秩序的安全撤离。
溺水伤亡是中小学生伤亡比例最大的一项,约占意外伤亡比例的三分之一。大多都是因为孩子们忽视安全隐患,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所造成的。
例:2006年,某小学12名男生和10名女生在河边玩耍,十名男生在下游,而女生在上游,这10名女生过河走到河中间时,不慎被水冲走。最终经全力抢救,2人获救,8人不幸溺水身亡。例二:某小学7名女生来到河边玩耍,6人下水,5人不幸溺水,在河岸上的一名女生紧急呼救,恰巧中学生杨斌经过此处,听到呼救就奋不顾身的跳下河中救人,最终因体力不支未能就出遇难的学生,自己也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以上两例惨痛的实例,让我们深感痛心,同时也给了我们极其深刻的教训。为了尽可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中小学生应做到以下几条:
1、 没有家长陪同下,不要擅自下水游泳。
2、不能去不知危险程度的小河、池塘里游泳。
3、下水前要做好热身运动,预防因腿抽筋造成的溺水。
4、不要在水中嬉戏打闹,造成呛水、溺水的隐患。
5、在游泳时遇到危险,没有自救和救人能力的未成年人,千万不要下水救人,应及时向成年人求救。
除了溺水以外,近年来交通事故也是危害中小学的一大隐患。预防在交通事故受伤害,中小学生应做到:
1、过马路时要遵守交通法规,要看指示灯,要走人行横道。如果没有人行横道,靠边走或走过街天桥。
2、骑自行车上路时,在慢车道上靠右边行驶。
3、不能违规横穿马路,更不能在马路上奔跑或嬉戏打闹。
片中那让人刻骨铭心的灾难事例中,那惨痛的让人揪心的一幕幕,像重磅一样重重地敲击着我,像警钟一样,时刻提醒着我要珍惜生命、预防隐患、时刻注意安全。只有真正地重视安全教育,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熟练掌握安全知识,万一在灾难来临时,才能给自己多一线生还的希望。那么,就不会出现片中那惨痛的一幕幕了。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或许会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遇上不同形式的灾难。灾难虽然很可怕,但是在灾难面前要用正确的方法去应对。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尽可能的保护自己宝贵的生命。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帮助自己可以帮助的人求生,才是我们中学生最应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