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关于《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2022范文三篇

时间:2022-02-12 作者:Anonyme

一个不喜欢读书的老师是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很远。作为老师来说,我们应该如何阅读呢?下面是大黑猫文档网和大家分享的教师关于《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2022范文相关资料,欢迎您的参阅!

教师关于《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2022范文三篇

教师关于《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2022范文

读完了《做最好的老师》,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我觉得贯穿本书的灵魂所在就是“爱的教育”。

在“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的日常教学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我的体会:

一、以教育为主题的美丽、可爱又动人的故事,应该很多,发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从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层的教育工作人员,所接触到、感受到的故事应该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沒有把他记录下来而已,如果有机会加以整理,如同本书一样,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书。

二、我们不要过分执着一个观念、一种行为模式、一种习惯,而要常求突破,要从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体思考来解決问題。我们应该养成反省思考的习惯,对任何事都要下功夫,才不至于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过的书颇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来;写过的报告、资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开研读,事实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个中滋味又当从何说起?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只顾往前冲,忽略了反省与自觉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觉当中,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四、时代的产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读书人很会读书,很多学生光会读书,不会读人;只会做事、不会做人,个人过度重视IQ,忽视EQ;是学术界的巨人,却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电脑、机器、实验室对话,却无法与人沟通。

从事教育工作,针对教育问题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教师的“要”:

(一)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是引导而不是灌输,视学生为「有」而不是「无」。训斥则不容许学生说「不」,教育则潜移默化。

(二)了解学生、认识学生、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与协助,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判断能力等等,让学生快乐成长、茁壮,更会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三)教师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反应、学生的心声也该仔细的聆听看看。

(四)教师要多怜爱和鼓励

(五)教师要专业,专业的精神表現在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教师与家长之认知

二、教师的“不要”:

(一)教师不要认为这行业是铁饭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二)教师不要训斥与灌输,不强迫学生学习。

(三)教师不要妄想“教育万能”,不是万能丹也不是特效药,有其极限。

(四)教师不要过分执着“立竿见影”,潜移默化的过程导向,注重人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引导。

(五)教师不要悲观,要乐观以对,充滿希望与理想。

启发:

(一)多关心我们的学生,有爱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忆。

(二)坚守岗位,默默耕耘、尽一己之力。

(三)学习型组织的体会:

1、系统思考

2、自我增进

3、改善心智模式

4、团队学习。

(四)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要上进好学、多求取新经验,落实教学工作。

(五)教师专业成长师德修养,教师专业自主工作理念的实践,必須落实在教育工作上,表现在各科教学工作上、表现在日常生活教育当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在《做最好的老师》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

以上就是我对这本书的一点体会。

教师关于《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2022范文


在阅读中时时会被李镇西老师充满智慧和哲理的语言所打动.摘录一些精彩的片段以自勉.

所谓"最好的老师"不是与我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他们的人格学识能力乃至天赋我是永远无法企及的比也白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 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 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 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 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 我今天帮助"后进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细心 我今天所积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丰富 我今天所进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 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 我今天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 ……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就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的境界靠近.

我是为谁而工作 为同事的好评吗 为校长的表扬吗 为奖金吗 为职称吗 这些对我来说当然也重要(可见我也并未"脱俗")但如果这些与学生的评价产生了冲突我心灵的天平指针首先倾向于学生一边!在我看来一个教师是否"最好"第一应该看学生的评价.教师因学生而存在我当然也是因我的学生而存在.

培养学生开放的思想——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襟一种高屋建瓴的文化视野一种不畏权势的民主意识一种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

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

"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泰戈尔)

教师关于《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2022范文

走进书店,在"教育名著"附近停留了片刻,望眼过去,一下子被"做最好的老师"几个字所吸引,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拿下这本书,一看作者李镇西,我想起了这些年教育界流行的一个说法:"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能有幸拜读李镇西老师的书,真是欣喜若狂。读完了这本书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他对教育的执着,他对学生的热爱让我震撼,我时时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有这样的一段话让我感触特深:"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人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李老师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他帮我诠释了"爱学生"的最高境界。在刚毕业的那一年,我承担了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那时的我热情满怀,踌躇满志,对学生也充满了爱心,立志做一名受学生喜欢和家长爱戴的好老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当初的热情减少了很多,而且还抱怨这,抱怨那,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怨天尤人,这种心情有时也影响自己的教学。李老师是这样想的"既然只能当老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是啊,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开心呢?可是,每天出现的让人头疼的事情,让人头疼的学生,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呢?李老师又提供了方法:多想孩子们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好,尽量和他们一起玩儿,这样孩子们就会越来越爱自己,每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又怎么能不高兴呢?

一直以来我也坚信自己是个有爱心的老师,读完这本书,我对教育中的"爱心"问题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在书中他谈到"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中真正的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这几年我一直比较困扰犹豫,对那些调皮捣蛋生到底要不要惩罚?如今我明白了这其实只是一个教育的必要手段,需要老师用爱心去把握的"度"的问题了。因为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决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镇西为榜样,以"爱"为己任,做最好的老师。坦然地说,在我们学校我肯定不是最好的,但我可以努力更好,使得自己向更高的人生境界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