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汇总一些往年教师资格证面试
同学们关心的13个问题,来一起来看看
1.考官会因为考生的顺序号区别对待吗?
考官都是专业,有相应的职业道德,不会因为顺序号和上下午区别对待。
2.培训痕迹明显的考生,考官会故意打低分数吗?
如果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回想以前老师是怎么讲课的,采用传统的方式去讲课,考官可能不大喜欢;或者说用模板套路讲课,考官可能不喜欢。
但是通过培训,自己讲课过程中思路清晰,教学方法、教学理念非常符合现代的教学理念,分数肯定不会低。
3.结构化问题每个人抽到的都一样吗?
中小学一个题库,幼儿一个题库,情景不同,考的情景会是中小学和幼儿园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另外结构化试题都是系统随机抽到的,有一定的几率会抽到一样的试题。
4.教案在面试中占分吗?
教师资格的备考时间是20分钟,建议考生写简案就可以。试讲时可以带着教案,但是试讲中最好不要全程拿着教案,面试结束教案会被收走。因此教案可能会占分数,所以考生还是要好好写。
5.面试有没有指定教材?应该准备哪个版本?
没有指定教材,人教版的居多。教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会备考、知道如何去备考、如何去试讲、知道讲课的方法和技巧。中小学考生,不能带教材,考试抽到的题目会提供题本。
题本分3方面:①标题②讲课重点内容③讲课要求。
6.中职考什么?该准备什么教材?
中职考试内容参考中小学的形式。考生自带教材,考官指定自备教材中的某章节为面试内容并写到备课纸上。
7.幼儿的跳舞、唱歌、绘画、手工都要考吗?
这些技能都会出现,至于考什么样的形式就看你的运气了,抽取2个题本选择其中1个。
8.面试可以不写板书吗?
面试是在学校,基本都是用黑板。高中和初中是有板书的分数,体育可能不用,幼儿园板书更重要,需要用板书具体化,方便学生理解。考试结束记得把黑板擦掉。
9.试讲还没结束,时间就到了,会影响分数吗?
面试总体分数在20分钟内,考官不会提醒时间,没有限定每一个环节的时间,只要把握总体时间即可,如果时间超出太多会影响到整体的分数。
10.英语必须全英授课吗?中英结合可以吗?
看抽到的题目是否有限定全英授课,如果没有的话尽量用英语,中英也可以。答辩是随机提问,内容主要是根据试讲内容进行提问;专业知识提问,文化课会注重概念,技能的会注重技能展现。英语答辩根据考官,如果考官用汉语,可以用汉语回答,如果是用英语提问就用英语回答。
11.答辩有哪些回答的方向?
相比结构化,答辩具有随意性,是考官随意提问,与考官有关,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也有可能考官惯性的问一个问题。
①根据考生10分钟试讲的内容进行提问,包括:教学实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
②对于专业知识的提问,试讲过程中相关的或相近的,试讲的时候有所提到的,包括一些原理、概念等,或者具体技能测试(美术、音乐、体育比较多)。
12.面试的失分和得分点体现在哪里?
外在:仪容、仪表和仪态。
内在:逻辑和调理性;言语表达能力;课堂氛围,上课过程中营造的氛围能带动考官,分数肯定高。具体体现在各个的细节问题上,包括板书的时候有错别字等都是有可能失分的。点击:这些就是教资面试的得分点!
13.面试的流程是怎样的?
①候考:考生持面试准考证、身份证、按时到达测试地点,进入候考室候考。
②抽题:按考点安排,登陆“面试测评软件系统”,计算机从题库中抽取一组试题,考生任选一道试题,系统打印备课纸及试题清单。
③备课:考生持备课纸、试题清单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演示活动方案) ,时间20分钟。
④回答问题:考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个规定问题,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
⑤试讲演练:考生按照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 ,时间10分钟。
1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反思的作用,知道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一定离不开反思。反思让我认识了自身在教育教学上的不足,反思也让我认识到了怎样才能做好一名教师。好的语文教师是一座桥。是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课本,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桥。在教学中,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迁移,运用到自身发展中去,教师这座桥就是为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汲取知识养分而铺设的一条通道。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教材交流时出现的障碍和引导学生怎样更好理解教材,运用好教材。我们不能把我们对教材的认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给学生发挥的余地。同时也要承认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差异性,总之,教师要扮演好桥的角色,就是让教师不要越权代替学生思考代替作者言论。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教材交流。也就是说,教师应该是学生与教材联系的纽带。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出现,而不是主导者。
那么,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在参加了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认真聆听了专家的先进理念,聆听了许多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后,我想,首先,要提起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习的首要条件。只有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否则,桥就搭不成,或者就是桥搭成了学生也不愿意通过。这一点我认为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材是砖,要用来引玉,而不是作为单纯的任务来完成。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设计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他们需要的新知识并加以运用,以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终极目标。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他将永远不会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更谈不上成为教育专家。我们当然不必要人人都能成为教育专家,但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将自己的教学经验成功地记录下来,对我们年轻教师来说,都是一种宝贵的经验,都是一种不可估量的财富。
2
短短的几天的培训学习,令我的情绪久久不能平静,能够说是我近年来教学生涯中,一次难忘的学习交流。在学校这些勤恳敬业老师的发言中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却流露出大光华人的那种朴实真诚、谦虚好学,勤奋敬业的工作态度,让我在这次学习中受益匪浅,百听不厌,百学不倦。
我想,“作为教师,不仅仅是一个学者,她更就应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育人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务必以局内人的身份“进入”生活本身,“入乎其内”,根据教学现场当时的“内在真实”,来展示教学的真实面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透过培训,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经过培训学习,我更坚定了自我“教书育人”的思想,要逐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做:
(一)“做一天蜡烛,就要发一天光;做一只春蚕,就要吐一寸丝。”
这是我的教育观和思想观。我不会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逍遥懈怠思想,有的就是一种教师的使命感。因为我深深地懂得: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悟、时光、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需要以强烈地使命感为基础的,是要以强烈的职责心做代价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辛劳,甘于付出,甘于无怨,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二)要鼓励自我“学无止境”
我要在新学年里,不断学习他人的新经验,使自我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力学苦练,做到“问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恐非易事。
(三)要热爱自我的学生
教师务必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这种热爱,首先就应是温暖的,是充满情感和爱的事业。作为教师,就应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种爱也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他们给予各方面的关注,从心灵上、思想上、身体上、学习上去关心、热爱、帮忙,把教学中存在的师生的“我”与“你”的关系,变成“我们”的关系。爱使教师与学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担挫折的烦恼。
透过培训,我懂得了怎样去爱学生。“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今后我要努力做到能爱、善爱,去关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的成果。
“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所有学生。在教育这个舞台上每一天发生着许许多多平凡的和不平凡的教学故事,这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发生、出现、遭遇、处理过的各种事件,不是瞬间即逝,无足轻重,淡无痕迹的,它会长久的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教育教学。从培训中老师所谈的这些亲身经历的事件中,我们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得到很多大启发,甚至会产生心灵的震撼。
走近名师,感受名师,更使我明白了我们教师就应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自我的不足,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思想,为己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使自我的教学更趋完美。